在南阳邓州市区西南约二十公里的地方股票配资咨询,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叫做高李村。这个村庄位于一座高岗之上,四周被低洼的土地包围,曾是汉代乐乡县的县治所在地。东汉开国名将、邓州人杜茂曾被封为乐乡县侯,他的封地也就在这一带。
高李村原本有一个别具特色的名字——盆王庄,这个名字已经沿用了二千多年,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,才更名为“高李村”。尽管如此,当地人依旧习惯性地称呼这里为盆王庄。
那么,这个曾经的古县城遗留下了哪些历史的印迹呢?我两次造访过这里,发现村中许多老房子的墙壁上镶嵌着汉代的绳纹砖,据说这些砖块是从古墓中挖掘出来的。此外,村子周围还分布着不少古老的墓冢,据传约有七十多座。在上世纪土地平整时,当地人曾发现过一座石墓门,但在文物部门的要求下,这一发现被迅速掩埋并加以保护。
村庄四周原本有不少古井,水源较浅,有人推测这些井是用来灌溉花草的。如今,仍然保留着几口古井,村民们为了防止意外,特意用青石板将井口覆盖。
展开剩余72%如今,当地人谈起王莽追逐刘秀的故事,谈到盆王庄的刘盆子,依然津津乐道。那么,刘盆子究竟是谁?为何这个地方叫做盆王庄?刘盆子真的在这里驻扎过吗?
我们不妨回顾一下那段波澜壮阔、充满动荡的汉代末年历史。王莽通过篡位建立新朝,接管了西汉的江山,随即实施一系列的改革,结果导致社会动荡,民众疾苦。各地百姓纷纷起义,袭击州县,劫掠财物,战火蔓延至四方。
在南阳地区,绿林等起义军举起反旗,最终在白河沙滩上推立了刘玄为皇帝,并迅速占领了西安,建立了更始政权。而另一支规模庞大的起义军,便是樊崇领导的赤眉军。
赤眉军一路横扫,声势浩大,所到之处,百姓纷纷响应,屡屡击败王莽的军队,人数甚至达到数十万,声称有百万之众。但由于赤眉军大部分为草莽出身,缺乏充分的军事物资,战斗胜利后的军队总是依赖掠夺粮食为生,吃完一地的粮食便转移到下一个地方。
长时间的征战令士兵们愈加思乡,尤其是当他们抵达郑州后,很多人开始泪流满面,思念家乡。在这种情形下,军中有人提出建议:如此庞大的队伍,如果没有一位领袖,将会像一盘散沙,最终易于溃败。于是,大家从七十多位刘氏宗亲中挑选出了刘盆子、刘茂和刘孝三位与刘氏家族血缘最为接近的人。最终,经过抽签的方式,刘盆子被选为上将军。
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年仅十五岁的刘盆子竟然抽中了上上签,成为了赤眉军的最高统帅。眼见这一切,围绕着刘盆子的将士们纷纷跪拜,场面异常热烈。此时,刘盆子却慌乱至极,披散着头发、赤脚站立,脸上潮红,汗水涟涟,吓得他差点将兵符扔掉,几乎要哭出来。
刘盆子原本只是村里的一个放牛娃,年轻时,他每天早出晚归,照料着自己牧养的牛群。令人惊奇的是,他放养的牛似乎很懂事,从不破坏庄稼,村里人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。
然而,当刘盆子被迫成为“皇帝”后,他并不感到高兴,反而倍感痛苦。他依旧觉得放牛是最快乐的事。性格淳朴、天真无邪的他,完全没有参与政治的意图。迫于形势,他只得在赤眉军的逼迫下,成为了那个名义上的皇帝。
在赤眉军继续西进,最终占领了长安并推翻了更始政权后,刘秀统一北方,并在宜阳一战中大败赤眉军,刘盆子的短暂“皇帝生涯”也就此宣告结束。
《资治通鉴》记载,公元24年,樊崇带领赤眉军到达了颍川,即今天的禹州,离南阳已经很近。因此,赤眉军很有可能经过这片土地,并在这里驻扎过。而高李村东边的马场村,显然曾是军队练习骑兵的地方。
你知道这个地方还有哪些流传下来的故事吗?股票配资咨询
发布于:天津市公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