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:“嫁人不嫁凤凰男,娶妻不娶扶弟魔。”凤凰男通常指那些出身贫寒、经过努力跃升社会阶层的男性,但他们内心依旧停留在过去的自卑和敏感,缺乏安全感;而扶弟魔则是指那些出嫁女性,深受传统观念影响,不顾自身幸福,拼命为娘家兄弟谋利,甚至牺牲配偶利益的人。在当代社会华夏配资门户,面对这两类人群,许多适婚男女都感到头疼不已。
凤凰男和扶弟魔的行为,往往给婚姻生活带来极大的波折。轻则夫妻之间频繁争吵,关系紧张,甚至以离婚收场;重则可能将双方拖入深渊,两败俱伤,给彼此和家庭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。
回溯中国历史,西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太后,她集凤凰男和扶弟魔的特质于一身。她在掌权期间,不计一切代价重用并提拔自己的娘家亲兄弟,践行着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”的梦想,然而最终却亲手推动了西汉王朝的灭亡,自己娘家也遭遇族灭之祸,她就是西汉太后——王政君。
在讲述她的故事之前,先来讲一个发生在汉宣帝儿子刘奭太子时期的往事。彼时,刘奭非常宠爱宫中一位美丽的妃嫔司马良娣。可惜好景不长,司马良娣病重临终时,怀疑自己是被其他妃嫔所诅咒所致,临死前曾哀叹:“妾死非天命,乃诸娣妾良人更祝诅杀我!”这话深深刺痛了年轻的刘奭,他对此深信不疑,从此对其他妃嫔敬而远之,沉浸在对司马良娣的无尽怀念里。
展开剩余78%作为西汉储君,刘奭膝下无子,且陷入情感困境不近女色,这让太子身边的近臣忧心忡忡,不敢隐瞒,秘密将此事报告给当时的皇帝刘询。刘询听闻后焦急万分。皇帝年轻时也是个情种,曾深爱许平君,结果爱妻惨遭毒手,因而他对儿子刘奭格外关爱。为解其忧愁,刘询命令王皇后从宫中挑选几位貌美宫女,转送太子宫,期望能转移刘奭的感情注意力。
王皇后不敢怠慢,精心选了五名佳人,洗浴妆扮后让刘奭挑选。刘奭抵达皇后宫时,见五位宫女整齐站立,顿感场面庄重。皇后问他谁最美,他出于对继母的敬重,闭眼随意指向最近的那位宫女,正是王政君。
众所周知,封建王朝的后宫美女如云,众多女子以容貌、才学、家世各展所长,争夺皇帝宠幸,希冀飞黄腾达。而王政君则三者皆不突出,她能被刘奭选中,更多是命运的眷顾。
王政君母亲怀孕时曾梦见月亮入怀,长大后接连“克死”两位未婚夫,引得邻里纷纷议论。父亲王禁为此烦忧,迷信地请相士相断,结果得出结论:“此女贵不可言!”王禁喜出望外,坚信女儿命中注定非凡,遂托人将她送入宫中,从此她开始了在宫廷中的升迁之路。
身处美女如云的皇宫,王政君起初并不受重视,然而命运垂青,她被送入太子宫,从此踏上青云直上的轨道。纯情的少年刘奭曾深爱司马良娣夜夜陪伴,但未能生育皇嗣。王政君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僵局,二人一夕欢愉后,王政君怀孕,十月后诞下一皇孙。
皇孙的降生令汉宣帝喜不自禁,亲自为孙子取名刘骜,悉心抚养,暗示他对这个孙子的极大宠爱,也为王政君母子送上一层保护伞。自古母凭子贵,儿子得到皇帝青睐,王政君的地位水涨船高。刘奭即位后册封她为皇后,成为国之小君。
然而,王政君毕竟不是刘奭的心头好。帝位继承者逐渐褪去少年纯情,面对后宫美女如云,刘奭另有新欢,甚至萌生废立太子的念头。此举虽未成真,却让王政君心惊胆战,她每日在后宫小心翼翼,竭力维护自己和儿子的地位,无暇顾及娘家亲属。
公元前33年,汉元帝刘奭因沉溺酒色而健康受损去世,王政君辅佐儿子继位,成为大汉皇太后。西汉时期,太后权势极大,外戚势力常在朝堂左右政局。然而,历代外戚若欲封爵或做官,必须具备实绩或自身能力,如文帝、景帝时的窦婴,武帝时的卫霍两家。
但王政君掌权后却不同,她成为无节制的扶弟魔,不惜代价重用娘家兄弟,封侯拜将者不计其数,早逝者也被追封,时人称之为“五侯十将”。她天真地认为亲兄弟同心,家族必能兴旺,却未曾警觉人性复杂,特别是巨大利益面前,亲族只会越来越贪得无厌。
果不其然,王氏族人本无大功,得势后迅速在朝堂上清除异己,独揽权势。年轻的汉成帝刘骜对此心知肚明,虽可推恩外戚,却绝不容忍他们放肆横行。然王政君的纵容,使得王氏族人遍布朝堂,牵一发而动全身,刘骜无力反抗,只得退居后宫,沉迷宠幸宫女,不问政事。
王政君对此极为失望,不能理解儿子为何沉沦,遂将责任归咎于后宫赵飞燕与赵合德姐妹,认为二人狐媚惑主,从此深恶痛绝。
公元前7年,刘骜暴毙于赵合德宫中,且未留子嗣。消息传来,王政君虽悲痛,但最关心的仍是娘家利益。她与群臣商议,另立定陶恭王之子刘欣为帝。王政君以为刘欣登基必能护佑自己与王氏族人,殊不知刘欣早已厌恶王氏族人的跋扈。新帝任用生母丁太后的族人,逐渐排挤王家,“希望之星”王莽更被贬至新野。
王政君见娘家受挫,忧心忡忡,然已无力回天,毕竟刘欣非亲子。幸运的是,刘欣登基未满六年便病逝,王政君得讯欣喜若狂,迅速派人威胁大司马董贤,迫其交出传国玉玺。
随后,王政君开始反击,董贤、赵飞燕、傅皇后先后被迫自杀。肃清政敌后,王政君重新临朝称制,改立九岁的中山王刘衎为帝(史称汉平帝),依旧重用娘家大司马王莽辅政。
她却不知,王莽这位“孝顺”的侄儿野心勃勃,想借辅政之便取代汉朝自立为帝。王莽表面上示好朝臣,装作孝顺长辈,令王政君放权给他,多外出养生。年迈厌政的王政君浑然不觉侄儿心机,乐得轻松。
公元6年,幼帝汉平帝去世(传言王莽所为),王莽趁势加快篡位步伐,伪造白石丹书,自称安汉公王莽为皇帝。面对侄儿的野心,王政君虽愤怒反对,然已远离权力中心,无法阻止篡位。
三年后,王莽正式篡汉,自立为帝。堂弟王舜携传国玉玺入宫拜访王政君,索要玉玺。她怒斥侄儿忘恩负义,亲手将传国玉玺摔落阶下,碎了一角。
新朝建立后,王莽封王政君为“新室文母太皇太后”,并将汉元帝庙毁改为长寿宫供其居住。王政君见丈夫宗庙被毁,痛哭流涕:“我本是汉元帝妃子,怎能容许毁庙为用餐之地?”
然而一切为时已晚,她一生扶持娘家亲族,最终助长他们的野心,不仅促成西汉灭亡华夏配资门户,也令自身名誉扫地。清代学者王夫之曾评:“亡西汉者,元后之罪通于天矣!”
发布于:天津市公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